沂蒙精神大发扬 “好客山东”别样红
8月5日,中国旅游报头版头条刊发《沂蒙精神大发扬 “好客山东”别样红》,关注山东红色旅游发展。全文如下:
红色元素生动呈现、红色教育深入人心、红色旅游带动老区百姓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有效保护和开发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助推扶贫富民的重要载体,实现了红色旅游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创新产品开发
十年来,山东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地依托特色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广受好评的红色旅游产品。
7月17日,胶济铁路博物馆策划推出的沉浸式研学剧——《老舍的胶济双城记》首演成功。该研学剧通过曲艺、表演、展板、视频、音效、场景还原、氛围烘托等形式,展现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胶济铁路作为一条“生命线”的感人故事。胶济铁路博物馆负责人王玉建表示,沉浸式研学剧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课堂,是走进胶济铁路博物馆感受胶济铁路百年历史文化、体验红色研学游的新方式。
枣庄铁道游击队景区积极强化科技赋能,开展了“红色经典、缤纷夜游”系列游园活动,借助光影效果、无人机表演,让“党旗”“胜利”“火车头”等红色元素绽放夜空,在释放夜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引领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厚重历史、铭记光辉岁月。
《沂蒙四季》演出 (来源:文旅临沂)
临沂市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沂蒙四季》沉浸式体验小院演出,再现了1940年前后沂蒙根据地群众支持共产党、支持抗战的场景。沂蒙四季艺术团团长袁中川介绍:“沉浸式情景小院2021年五一期间上演以来,已陆续推出《战地医院》《妇救会》《一碗米粥》等7部作品,新的情景小院演出《祖秀莲》正在排练中。”截至今年7月,红嫂故事沉浸式体验小院演出近1700场,接待观众7万多人次。
十年间,山东还陆续推出“牢记初心使命 弘扬沂蒙精神”、好客山东红色游等3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遴选推荐“寻梦初心之旅”红色旅游景区等。打造了“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文创”“红色+民俗”等产品,推动红色旅游与自然、文化、农业等融合发展,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截至2021年底,山东共建成红色旅游景区(点)300多个,其中A级红色旅游景区122个(4A级以上3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5处(24个)。
发挥教育功能
十年来,山东各地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把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成常学常新、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红色旅游教育功能,讲好山东红色故事。
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来源: 邹鲁融媒)
济宁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位于邹城市城前镇渠家庄村,四面青山环绕,环境幽静秀丽。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农民靠天吃饭的贫困地区。为改变现状,城前镇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于2016年在此建设了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先后建成尼山区抗日纪念馆、抗日遗址复原工程、红色文化广场及游客中心等设施。
城前镇文旅发展中心副主任秦闯介绍,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围绕红色教育主题,不断加强与旅行社和社会团体合作,开展研学游、参观学习、忆苦思源等各种活动,策划“我来当一天八路军”“重走抗战路”等研学游课程,组织志愿者、老红军、少数民族代表等不同群体开展红色宣讲,共接待爱国主义教育群众达30余万人次。
2021年4月,威海文旅集团组建了百人红色宣讲团,现已精心打磨20多个原创作品,开展“五进”宣讲百余场,服务党员群众6万多人次,“汲取历史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我们已形成‘甲午国殇’‘烽火岁月’‘民族脊梁’‘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5个篇章的红色宣讲体系。在宣讲形式上,面向党员干部、学生等不同群体,因人而异、因材施讲,通过红色故事情景剧、红色歌曲小合唱以及舞蹈等艺术表现手法,让观众在喜闻乐见的沉浸式氛围中,把红色教育内化于心。”威海文旅集团党群工作高级主管闫路路说。
十年间,山东不断丰富红色景区教育主题活动,制定《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重点打造23个红色旅游研学主题产品,培育26个红色旅游项目,推出100家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举办“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推动了红色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生动鲜活教材。
助力脱贫致富
十年来,山东通过专业规划指导、整合优势资源、扶智增收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开发,探索出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近30个典型案例,培育创建了50个红色文化特色村,红色旅游成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桃棵子村旅游民宿(来源: 临沂日报新闻专题)
沿着整洁的旅游公路,走进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这里三面环山、梯田井然。谁能想到,多年前,桃棵子村还是国家级贫困村。
2015年10月,桃棵子村党支部领办的“沂水县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注册了“红嫂故里·鱼水情乡”“红嫂布鞋”等品牌,整合村里的红色旅游资源,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村民张德福就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他和家人一起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一年强过一年。“村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我们农家乐的发展。”张德福说,“游客多了,来吃饭的人也多了。”
院东头镇二级主任科员张在召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桃棵子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目前,村子已发展为具有观光、教育、康养、影视等功能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里还修缮提升了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新建了一批精品民宿,打造了4处集“观景、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示范园……昔日闭塞的小村庄成了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山东红色旅游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是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十年。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发展环境,加大红色旅游支持力度,完善红色旅游规划;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丰富红色旅游产品,推动红色旅游与工业、农业、自然生态、文化民俗等融合发展;建立长效区域合作机制,强化红色人才队伍建设,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