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守护母亲河 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工作部署。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并设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章,明确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等内容。连日来,业界纷纷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从文旅工作角度对黄河保护法进行分析解读、探讨贯彻落实。
适时出台 守护文化根脉
“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统一认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表示,黄河保护法从9个方面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明确了重点任务、指明了工作方向、明晰了部门职责。
“黄河保护法的出台,奏响了保护黄河的法治乐章,让孕育了数千年中华文化的母亲河有了法治之盾、规范之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田艳说,“这是我国继长江保护法后又一部流域法律。法律强调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这为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贾旭东说:“黄河保护法设专章明确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各项制度措施,为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等方面的政策制定、行政行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动等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山东东营承担着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使命。山东省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慧芬表示,黄河保护法提出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为东营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有助于东营进一步整合黄河沿线各县区力量,共同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富有活力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
“黄河保护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黄河保护法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制度安排,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黄河保护法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立法保障。”陕西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介绍,近年来,集团提前布局了一些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如以黄河壶口瀑布为核心申报“晋陕大峡谷”世界自然遗产,策划投资了红色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等。
亮点突出 赋能文旅发展
黄河保护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章,包含9条具体法条内容,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法律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贾旭东认为,其中涵盖的6方面“要求”值得注意。“一是提出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黄河文化和治河历史研究,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提出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推动黄河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三是明确了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类别,将黄河流域革命文物单列一条;四是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政策上升为法律规定;五是提出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六是提出促进黄河文化国际传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认为,黄河保护法有5个方面的特色,即以规划为引领,有助于形成高度统一的黄河文化形象,各地可在保护中突出本地文化特色;以制度为保障,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以调研为基础,明确了黄河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保障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有数据可循、有资料可查、有历史可依;以发展为重点,明确了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同时,要促进文化、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创新为底色,将创新理念贯穿于加强黄河文化保护的内容当中。
“黄河保护法特别强调协同保护理念。”田艳认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章通过‘三个统筹’来进行协同保护,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黄河保护法还提出传承弘扬黄河红色文化,既强调了红色文化对于塑造中华文化的重要禀赋作用,又肯定了黄河流域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赋能价值。”
“黄河保护法的出台,对于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旅文创办副主任、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张飞认为,黄河保护法明确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有利于壮大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产业,走出一条以文化和旅游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协同推进 力促落实落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黄河保护法也不例外。只有营造依法办事的氛围,推动人人争做守法用法的“践行者”,才能切实保障黄河保护法的落实落地,切实构建起保护黄河的坚实屏障。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表示,将按照《黄河青海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做好青海黄河流域源头文化、河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推进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重点基础工程;扎实推进藏文化(玉树)、格萨尔文化(果洛)、热贡文化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讲好新时代黄河文化故事,举办“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等系列活动;打造黄河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曙光介绍,“下一步,山西将深化与沿黄省区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实施‘好邻居多走动’晋陕豫蒙四省联动计划;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省州和城市等合作,拓展境外客源市场,不断提升黄河文化国际影响力。”
“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文旅集团董事长李彦聪表示,下一步,将融合黄河文化、自然生态、民俗历史等元素,培育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夜间观光、全域研学、特色节庆等新业态,构建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在空间意义上形成可观览、可体验和可学习的文化旅游景观长廊。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一路高歌,穿越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文化接待总经理助理杨富国说:“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原则,高标准打造黄河文化馆,布局沙漠文化体验区,建设星空文化休闲区,在打造‘国际沙漠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全过程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祁述裕建议,相关单位要按照黄河保护法要求,“重点应解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三个不确定’,即空间边界不确定,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具体内涵、标准和数量不确定,以及建设资金不确定;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边界和技术规范,统筹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具体内涵、标准和数量,以及统筹资金来源和筹措机制”。
吴丽云建议,要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任务,应进一步明确牵头部门和协同部门,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构,以新技术实现对黄河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同时,以创意实现对黄河文化的创新性展示、传播和合理化利用,吸引更多人关注黄河,保护黄河,传承并弘扬黄河文化。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