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太硬核了!从资源到产业,这个沿海企业只靠……


位于山东省最北端的滨州市无棣县,有着广袤的海岸线,贝类等海洋物产十分丰富,每年新堆积增加的贝壳达10万吨以上。

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贝壳资源优势,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理事单位山东海瓷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另辟蹊径首创海洋贝瓷,通过三代“硬核”技术,走出了一条“化贝壳为海瓷,化海瓷为艺术”的手造创新之路。

化贝壳为海瓷,四十余道工序、二次烧成工艺成就海洋贝瓷

“‘化贝壳为海瓷’,就是以贝壳为主要原料制作海洋贝瓷。这几个字说着简单,但细究起来,其中的确有不少门道。”海瓷文化总经理郭春森介绍,海洋贝瓷以优质贝壳为主要原料,辅以长石、石英、高岭土等烧制而成。贝壳含钙量高,富含珍珠成分,烧制成瓷器后,能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并有效减少杂质的生成。然而也正因为贝壳独特的成分,使其在烧制过程中容易软塌变形。为解决这一问题,郭春森带领研发团队大胆进行工艺创新,突破了普通瓷器的一次烧成工艺,研发出二次烧成的先进工艺。

“海洋贝瓷采用二次烧成工艺,经1280摄氏度高温素烧,精准控制温度确保瓷器烧制后不变形;再经1180摄氏度高温釉烧,增加瓷器表面的光洁度。经过这两次烧制,才能最终成品一件海洋贝瓷产品。”郭春森说。

称海洋贝瓷为手造精品,的确名副其实。每一件贝瓷产品的产生,都要经过原料拣选、泥料制备、模具加工、坯胎成型、素瓷烧制、抛光施釉、釉瓷烧制、加工装饰等四十余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需密切配合、环环紧扣,两次烧制需精准控温、精细操作,方能实现白瓷薄、透、轻,彩瓷亮、艳、精,收获真正“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优质海洋贝瓷产品。

化海瓷为艺术,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手造产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手造一般源于传统技艺,材料、工艺及产品形态都具有传承性。在郭春森看来,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手造产品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产品功能,满足新时代消费需求。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郭春森带领公司一直走在海洋贝瓷产品创新的路上。在生活用瓷这一初代技术产品的基础上,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让海洋贝瓷实现由单纯生活用品向艺术品的嬗变,推出第二代技术产品——海瓷艺术品。

“如果说海洋贝瓷的面世是海贝浴火涅槃获得健壮筋骨的重生,那么打造海瓷艺术就是为她插上五彩羽翼的升华,实现化海瓷为艺术。”郭春森介绍,公司研发出了特殊熔剂,通过不断改进原料配比和烧制工艺烧制出了“宣瓷”,其具有良好的绘画感,非常有利于水墨晕染和虚实浓淡的表达。

书画名家在“宣瓷”上作画或书写,仿佛是在宣纸上一般,无论是钩、点、染、洒、积、泼,或是作山水、人物、花鸟等均可挥洒自如。

当下,海洋贝瓷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技术产品,纳米抗菌易洁海瓷。这一产品使用新型功能性海瓷生产新技术,采用多种特定功能材料与海瓷坯体和釉料融在一起,入窑高温烧制而成,让传统陶瓷变得具有“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性,自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灭杀率在96%以上;不沾油,不用洗洁精,直接用清水即可将表面油污冲洗干净;活化水,将水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团,增加水的能量,增强清洗效果。

重平台打造,再起手造产品发展的新高地

“‘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实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我们将借势发展,以平台为核心,积极推进企业规模化发展。”郭春森说,借“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东风,公司将积极打造海瓷文化的新亮点,建设好无棣古城“海瓷文化中心”。

目前,海洋贝瓷产品已经形成高端艺术瓷、工艺美术瓷、酒店宾馆瓷、商务礼品瓷、家居生活瓷、航空专用瓷、外贸出口瓷、手绘体验瓷、保健办公瓷九大系列,8000多个花色品种

据悉,滨州立足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之强、融入旅游之美,深入探索“工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业态,无棣海瓷等企业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基本成型,海洋贝瓷、盐雕成为来滨州必买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

来源:滨州文旅局、中国旅游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