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山东这两市有好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省份,山东在传承发展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上进行探索。10月19日出版的大众日报报道济南、东营两市在保护传承发展黄河文化方面的做法,有较大可借鉴之处。
10月17日,济南市政府召开“纵深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增强黄河流域民生福祉相关情况。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近年来,济南市以文化为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持续抓好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以民生为本,持续加大教育、就业、健康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济南出台《关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行动的意见》,编制实施《济南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开展“黄河文化名城打造行动”,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讲好黄河故事等方面,统筹谋划全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在历史文化保护遗产方面,济南开展了黄河生态风貌带规划文旅专题研究,实施黄河、齐长城2个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程;在文旅融合方面,融创文旅城、明水古城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业运营;在提升形象声誉方面,济南成功举办首届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世界摄影大会、国际双年展等30余项重大节会活动。
同时,济南以民生为本,增强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扩大和稳定就业、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为黄河口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代表,黄河澄泥印的传承发展尤为重要。针对黄河澄泥保护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东营河口区政协积极建立张金霞委员工作室,借助“印象黄河口·界别同心汇”品牌功能发挥凝聚共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整理、交流和推广,策划、主办和承办各类艺术展览,组织各类艺术交流、学术研究活动,开展名家书画讲座及导师工作室专项教学培训,让悠久古老的黄河澄泥以更加优美的姿态在黄河口绽放。
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尚乘美术馆西侧的黄河澄泥印非遗传承人张金霞工作室,是黄河澄泥印的集中展示地,上千枚形态各异的黄河澄泥印向市民呈现着黄河文化的悠远内涵。河口区政协委员、黄河澄泥印非遗传承人张金霞介绍,黄河澄泥印取材黄河入海口澄泥,通过手工制作印章钮体、借助独特治印方法,让一件件古朴、典雅、原生态的印章显现出澄泥之美。
近年来,河口区政协组织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界别的市区政协委员成立“印象黄河口·界别同心汇”,委员们依托“界别同心汇”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音乐、美术、面塑、剪纸、印章、太极拳等领域发挥作用,通过学习座谈,加深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共同梳理黄河文化的形态,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河口区政协委员王向华把黄河文化融入国画中,一张张剪纸作品、一幅幅精美画作将黄河的千古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河口区政协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面塑传承人杨梅,在做大做强面塑文创产业和花馍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培训活动,实现了文化遗产传承与群众就业“双赢”。
“我们将以‘印象黄河口·界别同心汇’品牌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质扩面,打造聚识体系,让黄河文化在与渤海的融汇中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黄河文化新篇章。”展望未来,河口区政协主席徐文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