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构建立足时代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牢牢抓住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优化育人体系,形成了立足时代、提高站位、把握使命、独具特色的“1234567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树牢“一项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立德树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主线,学校一切工作的优劣都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首要依据,把立德树人放在学校发展最突出的位置,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过硬本领,树立起追逐理想的信心与魄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构建“双元育人机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篇大文章,要在人才培养理念、内容、途径、体系、机制上下大功夫,要在“八个共同”上下大功夫,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共同建立实践实训平台、共同开展教学过程、共同进行质量评价、共同推动学生就业。在“八个共同”的基础上,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校企共育,校企共生。
3.践行“三种精神培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三种精神”最具职业属性、职业品质、职业特征。职业教育要秉承“用劳模精神感召人、用劳动精神培养人、用工匠精神铸造人”的育人理念,持续挖掘“三种精神”在“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中的融合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其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将“三种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坚持“四个目标引领”。一是文化引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文化引领。让文化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引擎,让文化浸润在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打造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文传声、以文兴教的山文“专属名片”,形成山文独特的文化体系,构建山文独享的文化生态,彰显山文独有的文化品质。二是标准引领。标准化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以标准引领培养模式改革、以标准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标准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以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评价,把在全校树立标准意识作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三是实践引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团结协助、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四是产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在哪里,我们的人才培养就关注到哪里;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出现新变化,我们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就要快速跟进;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专业和课程建在产业链上。
5.处理“五对重要关系”。一是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立足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设置、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形成应用型专业集群,提高应用型专业集中度。二是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关系。面向职业岗位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教学体系改革,把人才培养厚植在产业发展的土壤里,厚植在学业成长的根基里,打破学业课程与职业岗位“两张皮”格局,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教学场景与生产场景相融合,在学校营造企业氛围、引进企业真实案例,以工程项目、实践项目作为推动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的驱动,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的精准度。四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关系。树立培养“准职业人”的理念,将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职业素质能力的提升。五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广大群众提高职业竞争力,更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职业教育更加便捷地覆盖更广泛的群体,帮助更多的人提升终身学习的技能。
6.搭建“六大教学模块” 。一是思政教育模块。运用模块化教学,让思政教育更加紧凑、更加活泼、更加有效。二是通识教育模块。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三是专业教育模块。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引进岗位职业技能指数,实现职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提高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四是技术技能教育模块。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五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结合专业特征设计模块,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巧、实践操作、市场开拓、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风险管理等,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六是终身学习模块。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终身学习的骨干引领作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
7.聚焦“七点精准发力”。一是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引领性工作,是路线图、作战图,绝不能盲目施教。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联合共建,工程师与教师互聘共享。三是课程与教材更新。当今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涌现,极大地提升了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要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持续更新上。四是课堂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OBE理念,建立起以学为中心为主线的新课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五是实习实训实践。实习实训实践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关键举措。实习实训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六是制度体系与质量评价。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有效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现办学目标和保障教学质量。七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与咨询的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作者: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董事长李京平 校长曹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