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组织机构
登记证书
协会章程
会员名录
联系我们
协会动态
公告通知
协会要闻
专题报道
协会活动
开展活动
智库
专业委员会
线上博览会
政策资讯
行业政策
行业聚焦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会员权益
建言献策
加入协会
党的建设
搜索
行业政策
行业聚焦
返回列表
上一篇
2024-03-07
当量产的“公主”遍布全网,网红城市该做什么?
下一篇
2024-03-07
民俗活动成旅游新密码,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
守正创新,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时间:2024-03-07 17:51 浏览:257
分享:
观众在参观“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史前时期陶器。(新华社发)
海岱之间,文化群星璀璨流光。山东,千年哲思滋养出包容开放的文明根脉,交织出齐风鲁韵的文化长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文化“两创”工作十分关心、寄予厚望。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大课题,赋予山东重大文化使命;2018年6月,再次对山东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提出殷切期望;2021年5月,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又一次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十年多时间,牢记嘱托,传承文脉、融汇古今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歇。立足人文优势,坚持守正创新,山东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述往思来,融会贯通,赓续山东文脉
“这张书页,原本缺损的部位,用薄皮纸和竹纸进行了拼接修补,同时尽量保持整体厚度基本不变。”在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修复团队负责人杨林玫掀起一张泛黄脆化的书页,一边端详一边说。
过去一年,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完成三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修复工作,让古籍获得新生,让文脉生机盎然。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摸清优秀传统文化家底、梳理出源头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做到摸清家底和梳理源头脉络,需要以典籍为载体。
2022年,山东印发实施《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化“两创”工作全面起势,聚力打造7个新标杆。其中,赓续“山东文脉”被确定为重点文化工程,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同步建设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
2023年9月,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正式发布。作为“山东文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文库》共分典籍、研究、史志、人物、文物、文学艺术、山水、科技、红色文献9编,成书规模约13亿字,4000多册。
“把编纂出版《齐鲁文库》作为‘山东文脉’工程的重点任务,充分挖掘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优势,努力把《齐鲁文库》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一流文库。”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齐鲁文库》学术委员会成员杜泽逊说。
集腋成裘,融会贯通。山东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力量和资源,先后搭建多个研究阐释平台,推出一批优秀成果。2019年8月成立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推动出版《儒典》《儒学百科全书》等丛书,与北京大学等16所院校合作办学,联合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已有1000余名。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也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推出优秀研究阐释成果,进一步提升山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
古代文化遗迹,是探索现代文明源头活水的雪泥鸿爪,是推进文化“两创”的基础和根源。3月初,山东发布了2023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枣庄市滕州市黄安遗址、潍坊市高密市前冢子头遗址、淄博市高青县陈庄遗址、济南市济阳区青宁村墓地、山东威海“来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当选。近年来,山东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文化谱系完整、文脉传承的发展链条,为推进文化“两创”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介绍,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
文化“两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走向大众。和韩熙载一起通过夜宴图穿越北宋,与赵明诚、李清照“对话”……青州博物馆数字化工程让文物鲜活可触,新馆开馆以来已吸引36万余名游客前来参观。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博物馆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文物藏品资源打造精品陈列展览,激发发展活力。目前,全省博物馆六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传承美德,立德树人,共创美好生活
“我现在自己生活,志愿者经常上门,打扫卫生、洗衣服,还和我聊天解闷。”谈起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85岁的村民武从龙说。武家村的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为70岁以上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一“相约黎明”志愿服务活动已持续了4年。
武家村党支部书记武波说,“孝善文明风尚已深入人心,参加志愿服务,大家都很积极。现在,村里常态化开展百姓儒学节、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弘扬传统美德,涵育文明风尚。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立足推动文化“两创”,山东在全社会倡树“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美德健康新生活。推出大众通俗读本《如此生活》,选树发布“齐鲁诚信之星”,确定2000多个基层示范点,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美德街区、美德公园、美德基地等生活场景,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同频共振。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现实。我们有绵延数千年的人文道德优势,从日常生活入手出实招,倡树新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看得懂、能落实。”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张文珍说。 馨香缕缕,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山东各地深入融入百姓生活中。
山东出台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等创新举措,确定34个试点地区,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工作,让“信用有价”在各领域、各行业、各场景“看得见、摸得着”。成武县九女集镇鹿楼村汉服加工厂老板张洪庆,被评为村级“美德诚信模范”。春节前,成武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王显亭上门为他办理了“美德信用贷”10万元。
山东提出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家庭育人基础作用、社会育人支撑作用、网络育人赋能作用、心理育人保障作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全国率先实现大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立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70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省建成154个尼山书院,2.4万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探索出“图书馆+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儒学讲堂”等传承普及模式,为弘扬传统美德、涵养文明新风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德场景融入生活,美德信用持续深化,美德榜样示范引领,美德践行蔚然成风。齐鲁大地上,美德健康新生活越来越深入人心。
融合创新,搭建平台,共促文明交流互鉴
在大善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作间,一位位手工艺者在桌前忙碌着。区别于机器的“格式化”“统一化”,民间手工艺人将精妙巧思刻在纹路之上、编进丝缕之中,赋予了每件作品不同的价值。
汶上县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公司,注重利用文化创意赋能传统文玩首饰,通过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在民间手工艺人的指尖下闯出“大市场”。目前,该公司拥有设计、制作、销售等工作室4000余平方米,团队人员近500人,拥有篆刻、结绳、银饰、布艺四大类3000多种产品,累计线上交易额超1亿元,带动线下营销超3亿元。
曹县汉服、嘉祥木雕、潍坊风筝……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山东手造”产品,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成为各地推动文化“两创”的崭新“文化符号”,也赢得全国、世界范围的喝彩。
到孔子研究院参观辟雍广场,在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对弈、投壶、拓印……去年举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在开展交流研讨之余,走进曲阜,把玩“山东手造”,身临其境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0年创办以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立足“四个讲清楚”,聚焦世界不同文明对话,逐步发展成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多次参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他告诉记者,尼山论坛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近两年,参会嘉宾除了专家学者,还包括外国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友好省州、城市代表等,“朋友圈”越来越大。
25.5亿元,31.8亿次!这是去年山东赴北京开展“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专题推介活动所达到的交易总额和话题全网传播量。近年来,山东手造、山东文旅,出圈又出彩。
春节期间的山东,充满了年味。从村庄到城市都装扮起来,展现“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曲阜市鲁源新村民宿联盟负责人孔凡玲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国内国外的游客都有。到孔子家乡过大年,住几晚文化民宿,枕儒韵乡风入梦,现在成了时尚。
从热血的“村BA”到热闹的“村晚”,从生活气息满满的黄河大集到热热闹闹的乡村文化旅游节,从“单打独斗”的景点景区到穿珠成链、协同发展的“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如今,行走在齐鲁大地,文旅深融合、跨界大融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传统文化的魅力,正不断被看见、被重塑、被升华,为人们的美好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竭力量。
上一篇:
当量产的“公主”遍布全网,网红城市该做什么?
下一篇:
民俗活动成旅游新密码,传统文化展现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