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天水“麻辣烫”盛出沸腾文化IP

前有进“淄”赶“烤”的盛夏,后有“尔滨”冰雪的燃冬,春暖花开之际,甘肃天水凭一碗麻辣烫火了,席卷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热榜。

3月16日,在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名优小吃城一麻辣烫店,商家为游客加工麻辣烫。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举办“麻辣烫”吃货节、推出景区优惠政策;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有求必应;开设麻辣烫公交车专线,免费接送游客;本地人手绘的“逛吃”攻略里,涌动着热情好客;麻辣烫店主拿出“看家本领”,收学徒授手艺……从“100元能吃到多少天水美食”,到“这个春天在天水来一场最酷赏花”,当地麻辣烫摊位客流往来、景区人流摩肩接踵。

全国游客对天水麻辣烫的青睐第一时间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重视,3月16日,专门召开天水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推进会,全力做好“大客流”应对准备,努力实现“一碗麻辣烫推动天水大发展”

3月16日,在天水市秦州区,游客免费乘坐“天水麻辣烫志愿服务车”前往景区。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一碗飘香的麻辣烫,是当地人唾手可得的快乐,也“烫”走游客“偏僻”“匮乏”的固有印象,升腾出物产丰饶、资源丰富的崭新容颜。麻辣烫火了!为何是天水?这是怎样的一个神奇之地?
如果说美食是解锁城市文化地图的一把钥匙,秀美山川、人文历史则是奔赴的“诗与远方”。“反差”,是大多数外地游客抵达的新印象。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关山当屏,秦岭为托,东与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南与陇南连作一片,有西汉水、渭河两条大河滋养,是黄土高原的一抹绿,是陇上一块温润翠绿的“明珠”,既留存着西北的粗犷,也不失南方的温润,体现了甘肃的千面多变。
这是2022年6月7日拍摄的关山林场美景。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坐拥河谷水系,兼有山林河鱼,8000年前的先民们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孕育出“史前文明的瑰宝”——大地湾遗址。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在此出土的彩陶揭开了中国彩陶雏形的神秘面纱。从彩陶到农业、从乐器到建筑,大地湾遗址发现的方方面面都闪耀着中华文明久远的曙光。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二期文化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新华社记者 梁强 摄
在天水市内,一片古柏掩映、绿琉璃覆顶的古建筑群格外闪耀,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伏羲庙,被誉为“中华第一庙”。伏羲文化是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民族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从古至今,祭祀伏羲、尊崇伏羲文化的传统赓续不绝,千百年来的祭祀相沿成习,为华夏儿女构筑起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2023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演员在公祭伏羲大典上表演乐舞告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穿越历史的晨钟暮鼓,古老的“东方雕塑陈列馆”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熠熠生辉。1600多年前,后秦皇帝姚兴在陇右名胜天水麦积山的崖壁上开凿了第一座洞窟。历代王朝营建重修,数代能工巧匠呕心沥血,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在秦岭山脉中惊艳问世。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一尊尊大佛塑像栩栩如生,一个个璀璨佛国隐匿其中。第133库内的小沙弥塑像,精美绝伦细腻入微的刻画,为其赢得“东方微笑”的美誉,历经岁月冲刷洗礼,至今依旧栩栩如生。

这是2023年7月29日拍摄的麦积山石窟全景。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始于“寻味”,兴于“游玩”,成于“文化”。这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有的是劲道的口味、对味的邀约、上头的爱。
锦绣中国东西交错、南北互动,文旅消费涌动澎湃。以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铆足了劲儿发展,把“一时现象”变“一地品牌”,因地制宜,文化加持,这或是文旅热持续火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