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土文化活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专家解读《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八大领域,明晰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的四项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本报特邀请专家从多个方面解读《意见》,如何通过活跃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传统农业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片来自中国文化报


文化领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之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祁述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政策举措和组织实施,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意见》提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三个着力点。

第一,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一是促进城市的人才、创意、资金等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流动,与乡村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结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将乡村潜在资源转化为市场接受的文化产品,丰富乡村文化业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二是促进城市创意、设计、音乐、美术等产业资源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做到以文化产、以文兴业。三是以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塑造乡村时代特色风貌,使其成为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场景,充分实现城乡供需精准对接、互促互进。

第二,多业并举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一是引导资源对接。注重促进不同领域的平台、企业、院校、团体以及个人从业者,与乡村建设和各类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对接。二是提升内涵品质。强调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禀赋,注重收集整理、创意提升、活化利用,丰富产品业态提升品质内涵,塑造品牌特色。三是推动融合发展。鼓励挖掘特色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农耕文化内涵,传承弘扬茶、中医药、美食等特色文化,发展创意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各类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农文旅、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特色文化业态。四是鼓励业态创新。强调利用数字化技术,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体现乡村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创新乡村文化创作、传播、展示方式,积极对接现代文化消费需求。五是融入乡风文明。强调推动更多文化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之中,提升乡村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和建设标准。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第三,多方参与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意见》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具体举措:一是健全农民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孕育与农民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也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二是建立会聚各方人才的制度机制。在培育本土人才,激发内部人才潜能的基础上,更加关键的是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发挥各类外来“增量”人才作用。三是实施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的支持举措。以企业和社会资本为主体,带动资金、人才、项目等下乡,有利于解决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组织形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文化产业特派员:会聚人才投入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胡    钰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引导文化产业领域企业家、创业者、创意人士、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和各类相关人才深入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是会聚各方人才投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进程的新机制,为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持续创新提供生机勃勃的人才保障。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有着清晰的历史基点。1999年,福建省探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了以科技为带动要素,鼓励大批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农村发展的新制度。与“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一体运作”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相比,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有许多新的特点。其一,带动要素不同,前者是科技,后者是文化;其二,依靠力量不同,前者主要是体制内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后者主要是社会力量;其三,发展目标不同,前者主要是经济发展,后者是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有着活跃的现实基础。近年来,高校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多样性很高,北京大学探索提出“乡创营造师”,清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工作,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说,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是对自发性、局部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机制探索的深化与提升。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有着基本的工作原则。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要切实把握乡村创新发展新理念,坚持几个基本的工作原则。一是带动性原则。文化产业特派员在工作中,要发挥自身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优势,为乡村引入文化产业要素,同时,关注以文化产业要素带动科技、信息、市场、金融、社会建设等资源进入乡村。二是融入性原则。文化产业特派员在工作中,要深深地扎根在乡村,实现自身发展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特别是要注重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整体性原则。文化产业特派员在工作中,就是要以全新的观念、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的资源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特派员的重要任务在于激活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业态,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让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这一制度既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人才动力和经济社会增长点,又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新的展示空间和成长释放着力点,无疑对于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才强国建设具有双重意义。


加强用地保障,支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李    蕾

为促进乡村振兴,繁荣乡村文化产业,保障文化新业态用地需求,《意见》从四方面加强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相关用地保障工作。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谋划。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乡村各项开发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要从规划源头着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统筹考虑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追求多目标的融合,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

强调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意见》指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统筹发展与资源保护,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实际上涵盖了三方面内容:一是要在严格的耕地保护基础上开发利用。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和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应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更严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二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要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条件下开发利用。严禁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严格限制林地、湿地、耕地等自然碳汇的占用和过度开发。三是必须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在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的保护和管控,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保护好村庄特色风貌,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

加强用地保障和优化审批流程。在加强用地保障方面,《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文化和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完善审批程序、严格用途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相关重点设施、项目的用地支持。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的方式,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在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方面,《意见》规定了文化和旅游用地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改变原用地用途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明确了建设用地批准和规划许可手续合并办理的要求。同时,支持结合文化产业的业态特点,鼓励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方式。

鼓励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土地复合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重大改革之一。2021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交易规则。法律层面的明确,为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保障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畅通了渠道。《意见》规定,探索支持企业和个人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从事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鼓励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经营实行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针对文化产业用地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特点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意见》鼓励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音乐产业赋能走好守正创新之路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    宋    阳

《意见》中关于音乐产业赋能的阐述既体现了对乡土社会音乐传统的尊重,又表达出新时代乡村音乐生活开拓创新的思路,内涵丰富,逻辑性强,精准务实。

“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就是要发挥音乐相关单位的社会作用与人才优势,整合、调动音乐资源投向乡村。通过采风、展演、对接帮扶,可以了解乡村、联络乡村、热爱乡村,向乡村输送优秀的音乐活动,更加精准地加大乡村文化生活中音乐艺术的比重。

“鼓励发展音乐培训、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目的是为了增强乐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以文化人的社会作用,提高农民对于音乐产业的认识。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音乐培训和互动体验的复合型业态,在运作模式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是一条推动音乐产业落地乡村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主题特色文化乡村。”这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高级阶段,能发展出具有品牌效应、特色优势的“节、会、园”,是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取得深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音乐小镇是对乡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关键是要解决好软件与硬件、外延与内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确保这些主题项目长远发展。

以上“三个鼓励”是一个由浅入深、既独立又统一的发展进程,即先期以“第一个鼓励”的方式进入乡村,丰富乡村音乐生活;然后以“第二个鼓励”的方式追加和补充实质内容,为音乐产业进入乡村、扎根乡村做好准备;最后以“第三个鼓励”的框架形成规模,在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前提下,进行三个阶段的发展升级,完成国家顶层设计对音乐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保存好、利用好多姿多彩的乡村音乐文化,是“文化自信”和“记住乡愁”的实质内容,也是激活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

纵观音乐产业在当下乡村的布局,乐器制造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意见》的出台将促使政策和行业组织积极引导,培育乐器制造领域的大国工匠,帮助其树立品牌意识,继承制作优良传统特别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走出一条乐器制造业的守正创新之路,让从事乐器制造的乡村和乡民走上品牌建设的快车道,以此推动乐器制造业向乐器文化产业的拓展。


美术产业赋能加强审美韵味  提升文化品位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    余    丁

美术工作者是美术产业的核心力量。要调动各地区不同层次美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关注美术产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意见》突出了美术工作者的引领地位。各地应首先筑巢引凤,引进有能力、有水平、有意愿的美术工作者投身于乡村,把各地的书画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农民画之乡、根雕之乡、石雕石刻之乡等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构建完整的美术产业链,服务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见》特别鼓励各地设立写生基地和展示基地,使写生基地和展示基地建设有更明确的合法性,不仅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予以支持,各专业院校、画院、美术馆也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乡村美术产业及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乡村致富。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确保美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美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持续保障。《意见》强调加大人才培训和扶持力度,把引进和培训相结合,使美术人才从人才高地流向不同的乡村,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工作坊以及各种展览、美术竞赛来选拔地方美术人才。各级艺术机构所设的写生基地、展示基地同时应兼具培训功能,为当地的美术产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专业美术技能的美术产业从业人员。

《意见》把加强美育工作和美学的普及作为美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切中要害。美育工作覆盖到乡村,将提升广大乡村群众的审美能力,对乡村规划建设、乡土建筑设计、乡村环境生态美化、乡村造物传统现代化转化和创新发展、乡村艺术节等具体方面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意见》强调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使广大乡村居民重视对于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古村落、古民居,古桥梁等建筑遗产的保护。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尤其要以大美术的观念来看待美术产业。美术元素的广泛使用可以渗透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如乡村规划、乡村文旅产品设计、乡村农业产品的包装和品牌设计等等。与此同时,把美术的元素作用于乡村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建设中的审美韵味,提升文化品位,避免“千村一面”的局面。

总之,加强美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在这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即美术事业与美术产业的关系、专业美术和业余美术的关系、美术创作与美术普及的关系、美术审美与美术应用的关系。结合《意见》中的政策举措部分,可以看到“美术产业赋能”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和未来可能性。


创意设计赋能以村民为主体  助乡村共同富裕

北京安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王求安

创意设计指通过创意手段和设计手法对乡村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进行统筹设计和综合利用,创造出具有空间吸引力、文化认同和场所精神的乡村形象、正确反映出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期待,最终树立起村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产业自强。

乡村之美,美在生活方式,每个村民在村里做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留下年轻人与吸引外来者。让村民参与共建,利用创意设计帮他们改善生活,实现每个个体的闪光点与梦想,村民重拾信心之后,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可以分享几点经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个项目我们都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与需求,以完全从使用者着想为设计出发点。

政府搭台,自建唱戏。由政府制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委托建筑师提供设计、运营指导;村民完全自主地负责自家房屋室内外的建设、改造,形成一条村民、政府、建筑师共同设计、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同治理的良性循环。

精准对接,无缝沟通。建筑师长期驻村,与每一户村民建立沟通微信群,设计过程中与使用者保持充分的交流,实时更新设计内容和进度。我们一般会有一个大群,发一些大方向的案例分享。

一户一设计,一房一梦想。关注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精准制定创意设计方案。

业态先行,发展为王。替业主和村民考虑运营业态,做好可持续性规划,协助村庄对接产业资源,开展村民培训,帮扶村庄运营。

目前,我们正在陕西汉中留坝与山西大同云州区等地进行全县域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云州区贺店村是一个山西的普通乡村,村落都是以平房建筑为主,近城区但之前没有运营业态。我们与当地区、镇、村干部的努力,通过半年多的村民沟通工作,第一轮村民投资接近两千万元,自建热情远超政府期望,政府也计划按比例配比投入公共配套设施。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示范,很快这种热情高涨的情绪蔓延到周边乡镇。

除了突出集体荣誉感,突出陕西汉中留坝的在地文化当然也是创意设计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挖掘每个镇每个村的独特文化与产业,同时也更加强调每个村民个体的闪光点,突出一家一设计,一户一业态。 所有建设资金都来自村民自筹自投,如果每户村民按照50万元到100万元的投资,那就是接近一到两个亿的乡建投资,都在自己宅基地范围建设。建成之后如果每户村民通过运营实现20万元到50万元的年收益,那么200户就有接近5000万元到1亿元的村民直接经济收益,体现两山经济的变现,也是创意设计赋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尝试。


演出产业赋能为乡村艺术生活注入活力与动力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曾博伟

近年来,乡村地区通过发展文化演出产业,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开辟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道路,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意见》将“演出产业赋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予以专门部署。

中国乡村沉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积累了多元的文化资源。过去这些具有乡土乡情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成文化产品。随着市场的开放,供给的改善,“乡村+实景演出”“乡村+红色演艺”“乡村+戏剧节”等一批乡村演出形式层出不穷,以可观看、可体验的演出为载体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消费升级的共同驱动下,乡村演出产业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帮助乡村居民脱贫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发展乡村演出产业应该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通过内外结合发展乡村演出产业。乡村地区虽然有很好的演出条件和资源,但是缺资金、缺市场化的人才、缺市场推广渠道,因此要实现乡村演出的快速发展,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持,进而实现自身力量的提升。正因为如此,《意见》强调:“依托演出企业、演出团体、艺术院校等机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帮助和指导乡村开发演出项目,培养乡村文艺演出队伍。”

二是要不断丰富乡村演出业态。乡村演出产业面向的主要市场是城市居民。要提高乡村演出的市场吸引力,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要不断推陈出新。《意见》提出“发展提升乡村舞蹈、戏剧、曲艺、游艺、杂技等业态”“鼓励依托乡村传统演出团体及其骨干人员,积极开发武术、舞龙、舞狮、锣鼓等特色民俗表演项目”,就是强调要提高乡村演出产业的丰富性,进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是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出项目。”因此要创新乡村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将演出产业进行延伸,以演出产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有益发展;要打造乡村演出文化品牌,以“互联网+”为契机和手段,积极推广乡村演出文化品牌,提升演出文化产品的知名度;此外,还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体制机制,让参与乡村演出的村民真正受益,才能实现演出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手工艺赋能挖掘乡村工艺的优势与潜能

清华大学教授    陈岸瑛

新时代乡村手工艺的振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属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新时代,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和潜能得以充分展现,可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手工艺能耗小、成本低、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在贵州和云南,刺绣、织锦、蜡染、扎染等传统工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区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外出工作的能人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的传二代返乡继承家业。手工艺以居家就业的形式,缓解了人口外流造成的空心村和留守儿童问题。

二是手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化的生产,为劳动者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在非遗工坊,妇女们一边聊天一边工作,其乐融融。手握蜡刀的乡村妇女,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物质回报,也获得了工作的尊严和精神的满足。

三是手工艺多采用天然原材料,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散发着“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泾县小岭、龙井村、龙泉青瓷小镇、黔东南蓝草种植基地、恩施漆树产区等都是山清水秀、可居可游之地,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四是手工造物活动多与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关,传统工艺融入日常生活,对于复兴地方文化具有独特意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复兴传统工艺和传统装饰形式,有助于彰显地方生活风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要鼓励非遗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生产,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促进合理利用,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

《意见》还指出,要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品牌合作,提升经济附加值;要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推动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

总之,应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依托,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数字文化赋能发挥数字文化势能  助力提高质量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   洪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资源、创意、生产、传播和体验,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借助科技驱动力,充分发挥数字文化势能,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站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为未来几年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在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具有在技术、资金和平台资源方面的较大优势。推进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需要重点明确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创作乡村数字文化精品。依托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将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铆合起来,创作乡村数字文化精品,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提升文化体验水平,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通过本土化、多样化的线上数字文化产品传播,提升乡村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开发乡村沉浸式体验项目。基于5G、4K/8K超高清、VR/AR、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技术,立足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区、特色小镇等文化场景而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迎合了“Z世代”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开拓了未来市场发展的新空间。

三是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打造品牌IP。乡村要实现振兴,依然要回归价值本身。乡村地区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形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与内涵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IP,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来良好经济效益。

四是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推进农产品销售与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深入精准对接消费群体。随着电商与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出现,乡村对电商和物流人才的诉求更为强烈,这就吸引了更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特色文化产业赋能培育三产融合、特色鲜明的文化业态

文化和旅游部云南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    炎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作为2022年党和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脱贫攻坚后,活跃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传统农业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重大工程。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计有中国传统村落680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合计79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52个。多元丰富的乡村文化不仅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多样化路径的基础和条件。《意见》充分考虑了中国乡村的多样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结合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角度,发挥文化产业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征,从生产、生活、生态和特色文化产业等角度,丰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领域和路径。

一是发挥文化产业渗透性强的特征,培育文化内涵丰富、三产有机融合、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业态。植根于农、林、畜、副、渔等地方农业产业,通过特色品牌的培育、文化创意的引领、体验性研学项目的开发等方式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仅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文化产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路径。

二是依托大众文旅消费市场,整合乡村休闲康养文化资源,培育满足城乡居民康养、休闲和体验需求的文旅产品。近年来依托茶叶、咖啡、花卉、坚果等产业,形成了一批集生产、加工、体验、研学于一体的文旅、康养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是依托乡村民众文化生活,开发满足乡村传统文化生活的产品,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手工业。中国乡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生活,随着城乡文化生活的互动,乡村丰富的特色文化手工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四是挖掘优秀传统民俗节庆资源,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培育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节庆会展业。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欢迎。传统节庆、农事节气和赛事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文旅融合赋能助推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    吴丽云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意见》,提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并将文旅融合作为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思路。

文旅融合开拓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文旅融合为乡村发展赋能,以新创意的融入、新要素的投入、新资源的注入推动乡村业态、产品的创新发展,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意见》提出要培育乡村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全新方向。深挖当地文化和民俗资源,打造旅游节庆活动,以文化节庆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也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演出+旅游”的结合,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旅融合构建乡村体验新空间。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乡村旅游发展也亟须提质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性内容。《意见》提出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等内容。文旅融合为文化资源、文化创意、非遗资源等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新平台,并形成了契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旅游体验场所。

文旅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文旅融合带动了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借助旅游场景的打造,农林牧渔等乡村第一产业和手工业等第二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模式向乡村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转变,从而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意见》提出要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名片,推进创意下乡等内容,对于充分发挥文化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2019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创意下乡”工作,以文化创意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以文化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时尚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延长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也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

文旅融合促进乡村人才回流。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匮乏和中青年人才的外流一直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意见》提出要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等措施,推动人才流向乡村。文旅融合为许多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提供了旅游发展的沃土,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借由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让乡村成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和就业的新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带动了城乡人才返乡投资兴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最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