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论 | 疫情加速旅游业重塑

作者:陈荣

疫情之下,当我们为那些倒下的旅游企业扼腕叹息的时候,我们是否要思考,如果没有疫情,这些企业的发展模式还能走下去吗?产品和服务还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吗?还有进一步存在的必要吗?落后的模式、落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新的市场进入者带来新的希望。不破不立,只不过疫情加速了这种破旧立新的进程。

笔者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救助更多的要着眼于就业和民生方面的兜底,而不是去兜市场的底。要着眼于市场的恢复、需求的再造,要尽快制定疫中扶持、疫后刺激复苏的产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防控,统一全国疫情防控的标准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出台政策让落后的东西都能够活下来。

一、哪些企业能活下来

主要有四类。

一是会搞钱的。旅游类的上市公司基本上能活下来,因为钱来自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相对强一些,有活水。另外能活下来的就是现金储备比较充足,或者有优质资产可以融资的企业。还有就是有个好“老爹”,能够源源不断地被“输血”。

二是会搞业务的。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品牌、运营系统和客源系统,常常具有很好的运营能力,能够持续为客户创新产品和服务,以能力赢得业务。还有些企业因为布局较为合理,也能够分摊风险,比如复星收购的club med,今年海外业务全面复苏,欧洲业务甚至超过了2019年。从上市公司的财报看,去年锦江、首旅、华住的营业收入同比也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

三是小而美的。这一类企业不大,但专注于创新,牢牢把握住用户需求,以产品取胜,追求长期发展。比如澳门的葡式蛋挞店,几十年专注于做好蛋挞这一款产品,一共就开了两家店,游客到了那里常常要排长队。吃的是蛋挞,更是文化和传承。港澳台这种专门的小店很多,很有特色,非常受市场的欢迎。我们的一些老字号也是这么传承下来的,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四是平台型科技企业。这类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基因,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具备快速反弹的敏捷性。面对危机,企业的组织具有相当的柔性,人工成本可以得到及时的调整。能够较好地克服各种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并且能够从不确定性中获取收益。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大多数传统旅游企业的收入都在下降,甚至大幅下降,而美团、携程、同程的收入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二、有哪些新进入者

主要有三类。

一是互联网大厂。这些互联网企业关注旅游业这块蛋糕已久,只不过一直没有好的突破口或机会。疫情发生后,消费者行为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互联网大厂应该有新的机会,但目前优质资产的价格好像还是偏高,还不能急于出手,需要再看看。相信我们会逐步看到一些改变行业结构的并购,同时也相信行业的集中度会趋向更加合理。数字革命在快速淘汰落后的同时,数字化和数智化将会极大地提升对客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也会重构中国旅游业的生态。

二是专注于细分目标市场的企业。原先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基本上在疫情当中死掉了,或者走不下去了。没有死掉的,也只能转型,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会有一批小而美的企业在不断创新中成长起来,尤其是小众、特色、高情感附加值的产品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也会有一些大而美的特定细分市场的企业成长起来,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持之以恒的结果,可以锻造出一批有特色、有特点的旅游供应商,从而进行一轮旅游企业的供给侧改革。这对旅游行业来讲是一件幸事,而对传统粗放经营的旅游企业来讲很不幸,但是大浪淘沙,只有适应这一趋势,每个企业才可能活得更好,活出精彩。

三是新经济为特征的资本。这一轮资本的进入和上一次可能有明显的不同,上一次主要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为主,推动了旅游业行业规模的扩大,但是并没有太多推动发展方式、盈利模式的转变,没有从根本上推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次的资本应该明显具有新经济的特点,会在适当的时机加速流入,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以数字化重整行业,重塑结构,重建“生态圈”。

三、未来旅游业的格局会是什么样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供给端也必然做出相应的调整。数字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将会以平台型科技企业为核心,以运营能力突出的大而美的连锁型企业为中坚,以特色化、小而美的企业为亮点,以大量随波逐流的企业为补充,构建新的生态圈,形成新的产业链。产业体系、产品体系、空间体系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疫情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一是平台型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在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帮助行业用大数据迭代运营管理,用数据洞察助力商业模式创新。数字技术重构了产业上下游的关系,数据与客户联通的全新价值空间导致产业格局处在重构与重塑之中。

二是有品牌、有系统、有客源的运营型企业。他们是市场中最中坚的力量,他们把数字化和标准化有机结合,通过连锁经营,提供市场认知度较高的标准化产品,这类产品通常比较符合大众旅游对高品质的需求。一些市场规模较大的赛道,可能会形成新的龙头企业,大而美。

三是特色化的小而美的企业。他们对特定细分市场资源的掌控能力很强,疫情过后,经过优胜劣汰,这类企业会越来越多,从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也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四是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这些企业常常有政府背景,拥有一定的资源,死不了,活不旺,但在市场上仍旧有一席之地。这类企业未来的转型方向,主要是持之以恒加强数字化和标准化运营能力的建设,打造品牌,通过以会员为中心的大会员体系的建设,精准锁定目标客户,打造消费闭环,不断提升客单价和转化率,通过服务特定的会员,不断打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效益。

五是随波逐流的企业。他们属于市场的跟随者,有时候活跃市场推动竞争,有时候又扰乱市场形成不正当竞争。对高度市场化的旅游业而言,这类企业仍旧会层出不穷。

六是提供基础落地服务的旅游企业。这是市场主体的大多数,主要靠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价格等形成竞争优势。既可以走向标准化,也可以走向特色化,而更多的企业,则是进入随波逐流的行列。

疫情加速旅游业重塑,这是市场竞争形成的结果,不是人为计划的,要切实尊重遵循市场规律。在为疫情中倒下的传统旅游业者惋惜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生的力量,以数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为代表的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正在酝酿。

旅游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但终端需求的本质基本上不会变,仍旧需要面对面的服务。需求在,行业就在,新的供给就会涌现,新的市场结构就会形成。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