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文化传播 | 以视听新媒介活化传播美术经典

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在社会大众视野以往主要出现在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册中,美术名作的审美普及与文化传播也惯常通过看展览、翻画册来实现。如今,这些美术经典作品及其图像元素,伴随着影视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活化与延展,新的视听技术与多元呈现方式,也为传统的审美接受与美术传播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面窗。

继2021年初开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成为现象级传播佳作、迅速引发破圈效应之后,2022年总台春晚舞台上的《忆江南》《只此青绿》,及今年《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美术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节目的相继播出,都以影视与美术跨界融合作为突破口,共同造就了视听传播与造型艺术的融创典范,也形成了一个电视与美术跨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开启了一场影音传媒与造型艺术紧密结合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趋向不仅局限于电视媒介,2021年“七一”前夕的《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专场演出,即以全息媒介、全景视角、全面门类的艺术手法,精彩呈现了一场令人震撼的音画交响与视听史诗,尤其在对于美术语言与画面营构、光色意境与视觉叙事的设置上,已展示出诸多新创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显现了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给视觉艺术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多元媒介的科技手段和视听语言,如何最大限度地呈现与延展美术经典的魅力?跨领域、多媒介的展现方式,为当下的美术创作与大众传播注入了哪些新的观念和内容?这些都成为这股潮流背后的潜在课题。近年来,因担任《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等节目的学术指导与评论专家工作,笔者对于跨媒介美术传播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体认,也真切感受到以多元视听媒介展示与讲述美术经典作品,为今天的视觉艺术传播提供的诸多可能:

其一,新的视听手段充分发掘了影视表达的叙事潜能,让经典画作的静态画面“动起来”,继而让美术史与家国记忆“活”起来。如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中,主持人和党史专家、美术评论专家直接“走入”画中,借助最新媒体技术手段,从党史和美术史的双重视野,全息还原历史真实,借由美术经典切身感受历史的温度。而系列专题片《美术里的中国》通过影视化的叙事手段,近距离观照画作并讲述背后故事,多角度“移步换景”式的“游赏”画中景致,展现画境的多元时空维度,继而激活了静态画境所蕴含的丰富意趣,延展了美术作品的视觉意味与时空意涵。

其二,以新媒体视听语言复原创作场景,对于复现经典画作的真实情境,揭示美术创作的多元维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美术里的中国》在“行万里路”的历程中以镜头语言追寻创作过程细节,再以丰富的实景拍摄和后期剪辑,实现对于作品画境及其背后故事的还原与升华,让观众能在走进画境的过程中,近读画面的微观细节、肌理质地,走进其背后的人物故事与恢弘历史。而通过真人“手替”的方式,实景再现还原画作的创作现场,也使美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镜头语言之下化为“时间艺术”,经典画卷的历史厚度也在荧屏之前缓缓舒展开来。

其三,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科技手段,增强美术作品导赏的可看性和可读性,既适应了融媒体时代的智识信息传播规律,也顺应了全媒体时代观众学习和赏析的需求。如在《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节目中,应用3D建模、XR等技术,营造主观视角下的物象情境,使绘画、雕塑作品在片中“活”了起来;4K摄影技术的呈现,更带领观众进入微距世界,营造拟真、炫动的视觉奇观,也为观者带来了未曾感受过的沉浸式、弥漫式的视觉体验。科技与艺术的有机融合,既取得了大众审美共鸣,也为美术经典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当然,在现象和潮流背后,也同时存在可能的局限与问题。譬如,只是让静默的画面“动起来”“炫起来”,往往不足以充分呈现绘画作品的本体美感、审美特质与完整内涵;反过来看,如果对作品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就生硬地将其动画化、视效化,可能会曲解作品、误导观众,甚至贻笑大方。因此,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视效呈现对于美术经典原作的附加解读,只能起到辅助导赏的作用,而无法成为美术经典原作的替代品。绘画、雕塑艺术欣赏特有的静默性和凝固瞬间的表达,仍是这一类影音导赏所应指向的最终对象和审美目标。

从美术馆展墙走向电视荧屏,从“独乐乐”变为“众乐乐”,今天以视听新媒介传播美术经典的方式与观念,已然为新时代的美术接受乃至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生发思路和未来空间。而在这一潮流进程中,规避与超越简单的流行趋向,以多元媒介充分发掘美术本体的宝贵价值,仍然是为这一课题提供深入、持续动力的前提。

(转载自中国文化报,作者于洋系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