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漫谈 | 向“手造”借通道要空间

谈及风筝,就不得不提潍坊;提起琉璃,自然联想到淄博……

可见,历经时间的洗礼与市场的淬炼,一项成熟的手造,历史地吸纳着潜在的受众,也历史地储存着对地域的认知。一旦其IP意义树立起来,与之同时涌现的,就是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就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人文形象。

手造虽小,其承者大。小手造有大空间,一项手造可以成就一个文化产业;小手造有大情怀,一件手造可以呈现一个文化创意;小手造有大格局,一件手造可以走向世界全球。在这个意义上,“山东手造”的集体出海,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是资源禀赋的优化配置。

向“手造”要空间,要的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每百万元固定资产, 重工业安排94人就业, 轻工业安排250人就业, 手工艺行业则可安排800人就业。从机械化、规模化的标准工业生产,到个性化、柔性化的“私人订制”,“山东手造”对手工制作要求高,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在解决就业方面更具优势。

手造的就业市场主要在农村,很多地方甚至形成了“一地一品”“一村一艺”。莒南县东高榆村年产木梳4300万把,占全国市场的70%;郯城县乐泉村有乐器制作专业户60余家,二胡产销量占全国市场50%以上;临沭柳编关联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名;龙山黑陶非遗项目解决了当地5000余人再就业问题……大量案例表明,手造吸纳的就业群体往往是妇女、老人,甚至残疾人。从“农民”到“手艺人”,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什么手造有市场,就让优势资源向哪项手造汇聚。如此,让就业有渠道,增收有途径。

向“手造”要空间,要的是文化创新创造的空间。“山东手造”要造得出、造得好,说到底要靠创意、新造,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也是破题“两创”的必然要求。创新靠什么?人才。手造人才不止“工匠”,有的人才懂文化,有的人才有创意,他们别出心裁;有的人才懂营销,他们善经营会管理。推动山东成为文化创意的隆起带、手造产业的集聚区,要将各类人才收入麾下,打造人才聚集地。

“山东手造”为文化创意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落脚点”。如果把“山东手造”看作一个人才容器,那么在这个容器里,不同类型的人才相互交流碰撞,可能会擦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就可以对中华传统造物之道进行创造性“转码”,在创新设计中不断推进和丰富“山东手造”的内涵,扛牢“两创”责任担当。我们欢迎海内外人才,也鼓励培养本土人才,将非遗传承人培养纳入教育体系,在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挂牌“山东手造”人才培训基地。

向“手造”要空间,要的是山东形象传播的空间。竹蜻蜓、会走路的佩奇、木头小车……这些是被誉为“鲁班再世”的“阿木爷爷”为孙子做的玩具。传统榫卯结构的质朴,简单物件后的祖孙温情,穿越千年的技艺通过视频画面打动了全球观众。在视频平台上,这位山东老手艺人粉丝数量已破百万,视频播放量2亿+。文化外溢,润物无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在以这样一种方式传遍全世界。

“阿木爷爷”的出圈,让我们看到了“山东手造”的国际魅力。山东厚重的历史、山东人沉稳踏实的性格,成就了“山东手造”的丰富,反过来,“山东手造”也能塑造新时代山东的形象。这也恰好可以解释,为什么说山东的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全球多元文化生态格局中展示自己的形象, 必须要有优质特色的文化产品做载体。如今,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山东手造”的出口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曹县汉服、郯城中国结、巨野工笔画、淄博刻瓷……穿越历史烟尘、经过岁月洗礼的传统手工艺品,在一针一线、一瓦一瓷之间,敲开更多国家大门,传递出中国古典手工艺之美。

做出一件手造好物或许不难,但手造不止凝聚好物,还系于民生、关乎创新、涉及山东形象。由此看来,做好“山东手造”,不仅要做好小细节,更要有大情怀、大格局。


文字来源自大众日报,作者张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