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在山东菏泽开幕

  7月5日,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在山东菏泽开幕,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余件优秀作品参展,展览规模大、面塑品种丰富、参展人数多、作品水平高,浓缩了中国面塑的精华,作品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面塑融入当代生活

  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共同举办,入选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余件优秀作品,作品取材范围广,涵盖新时代美好生活场景、红色历史文化、传统戏剧人物、自然物种、民族民间故事等,展出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面塑”之精品,浓缩了中国面塑的精华。

  参展作品中,有歌颂美好生活的《盛世绵延》,有传统技法纯熟的《喜庆老虎》,有传统花供《五虎上将》,有致敬航天人的《神舟筑梦》,有取材京剧人物的《贵妃醉酒》,有歌颂英雄精神的《英雄杨靖宇》,还有逗人发笑的《悟空戏猪妖》,以及造型和气质逼真的《蒙古骑射手》等,这些作品都兼具观赏性、艺术性乃至实用性,呈现出艺术家们面塑创作的多元风格和多主题表达。参观者面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不时发出各种赞叹。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表示,这次展览是首次面向全国的面塑展,过去民间面塑通过传统手工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项目来展览和陈列,这次的全国专题展出,全国艺术家参与,展览的意义非常大。谈及面塑艺术当下的发展,潘鲁生说,面塑艺术题材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卡通形象,它是一种很鲜活的文化,并且已经进入了大众生活的领域,比如,很多社区、中小学都开设面塑课,把老百姓平时与节庆有关的面塑艺术搬进了教室,发展我们的社区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塑还通过家庭作坊的形式,满足老百姓祝寿、过节等需求,形成了一个新的乡村文化产业。潘鲁生认为,面塑这门艺术像剪纸、年画一样,仍然活跃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面塑、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根脉,如果这种文化我们传承好了,会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感。

  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农在致辞中指出,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真挚的生活创造,面塑是民间艺术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镌刻着浓重的历史印记,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在山东菏泽举办,为山东民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必将进一步促进山东和各省区市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激发山东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山东省文联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优秀民间艺术人才的扶持培养,为民间艺术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高质量完成“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面塑艺术与时俱进

  面塑作品《盛世绵延》的创作者李效普告诉记者,他做面塑多年,感受到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面塑,比如人物肖像、场景面塑等,他们觉得用传统手艺给自己塑个像很有个性,肖像面塑需求很高,而且年轻人越来越懂传统技艺,认识到了传统手艺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李效普称,作为创作者,不光要传承这门艺术,不能丢掉老一辈的技艺,还要走出去搞创作,紧跟时代发展,让传统技艺融入当下老百姓的生活,发挥面塑在当下的作用。“我们传承人在提高自己技艺的基础上,要更多地去观察、掌握当下大众的审美,甚至要吸收美术、雕塑、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点,融入到面塑艺术创作中,做出大众审美能够接受的作品。”

  2022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还邀请专家评选多件收藏作品,向收藏作品作者颁发收藏证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告诉记者,这次参展的作品包括纯民间实用性面塑,比如花馍等,陕西、甘肃、山东等都有此类参展作品,特别好的作品专家也很认可;还有一部分作品是没有实用性、偏艺术类的艺术作品,专家们会根据作品的“塑”“色”等艺术标准在两大类里评选优秀作品。杨阳说,“面塑作品是很精细、易碎的,展览能展出这么大规模作品,说明展览征集作品、组织活动的能力很强。”

  中国民协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錩表示,这次展览令他印象深刻的作品有《神舟筑梦》等取材于新时代美好生活场景、红色历史文化等主题表达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新的题材、新的语言,形成了新的艺术效果。“不少作品无论构图、造型、色彩表达甚至用料都有创新,都很完美,做到了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更令人高兴的是,不少参展作品是年轻人创作的。越来越多年轻人参展,这个艺术品种就有未来、有希望。”张錩告诉记者,2022面塑艺术创作展成功举办,说明了大家对本土文化的一种热爱和尊重,对本土艺术关爱的背后是自信、自尊、自爱;这个展览向社会公众张扬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无形中让大众对本土文化形成认同、热爱、尊重,展览非常有意义。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