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论 | 非遗保护如何“育苗”?
近日,兰州文理学院组织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该专业将于今年9月招生。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目前唯一一个“非遗”本科,其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引人关注。其实,早在去年年初,教育部就已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同时列入的还有“量子信息科学”“智能交互设计”等专业。
设置非遗专业,高校主动承担起培养非遗保护人才的重任,是教育界对非遗保护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链条看,基层文化部门的人员老化、流动困难,专业人员少且学历低、职称低,业务人员接受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足,难以适应和承担新形势下大量的资源普查、田野调查、资料整理、项目文本和录像片制作等技术性、学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非遗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转向“科学保护”阶段之后,原生态的、家族式的保护方式也开始转变为现代的、系统化的保护,这个过程更需要靠教育实现、靠人才支撑。此时,非遗保护专业应运而生。
方向虽然指明,路却得踏踏实实走。非遗保护专业从冷门变为学科增长点,开设热潮涌现,仍需理性思考、谨慎对待。要培养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非遗保护人才队伍,高校要避免误入以下歧途。首先在教师、教材、教程选取时,得科学、严谨、精准。非遗保护是一个交叉学科,包含了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有的学校开设专业时可能仓促上马,在顶层设计、交叉融合上没有下足功夫,甚至存在“蹭热点”嫌疑,挂着“非遗专业”的名头,实则将戏曲文学、工艺美术等课程打包组合。
再就是确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高职、本硕博阶段的分工应层次分明。不同院校应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借助不同教育平台创新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的方法,结合各自教学、学徒和实习模式,着力发挥实践、科研教学的优势,探索田野调查、民间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等有效方式,研究如何发挥现有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教育引导作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水平,可以引导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凭借自身专业优势更快、更加有效地参与到非遗保护活动中,同时还能够使这些非遗文化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得以传承。
在打通非遗人才培养渠道的同时,如何做到人尽其用、保障就业出路是最现实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这一信息看似利好非遗专业,却有隐忧:一是招生端,很多家长、考生潜意识中认为非遗领域“太冷门”“不赚钱”,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对就业方向信心不足,若贸然扩招专业人才,毕业时就业市场遇冷,恐对非遗专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逆向效果;二是就业端,用人单位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在发布招聘启事时并未将该专业列入,导致真正学非遗的同学“专业不对口”。
当然,培养非遗保护的种子选手,一定不能在温室中“育苗”,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以上困难,还需在实践中探索跨越之路。我们也期待更多青春力量注入到非遗事业中,在促使非遗“活起来”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