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论 | 做强做大乡村旅游 实现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并强调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对于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来到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走进黎族群众家中看望,同驻村第一书记、乡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村支部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代表等亲切交谈,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并强调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对于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背景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推动乡村旅游更好发展,实现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真正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好乡村旅游的生态本底。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蕴含着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内在要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我们对乡村环境的直观认识和文化记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本底所在。可以说,乡村旅游既是产业生态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生态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实践证明,只有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保留乡土味道和浓浓乡愁,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乡村生态资源通过旅游化包装、市场化运作,能够让看似平常的风光、风景变身为网红打卡地,从而更好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产业化。这就要求把生态保护、生态优先的要求,落实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搞大拆大建,对原有山水格局、田园景观等随形就势、因势利导,注重绿色建筑、低碳技术的应用,不断夯实乡村旅游的生态本底,让乡村旅游始终成为展示乡村之美、乡野之趣的窗口和平台。
二是构建好乡村旅游的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期间,强调“要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核心在于为乡村发展提供产业动力。产业动力的形成与壮大,不仅需要有数量众多的特色产品和项目作为基础,更需要强有力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从海南水满乡毛纳村的实践来看,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不是靠单一的产品或项目,而是在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举办“三月三”黎族传统婚俗活动、早春茶开采节等旅游文化活动,把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入当地特色产业之中,构建起支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突破单一的产品或项目范畴,改变“单打独斗”的发展方式,通过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创新、多场景再造,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活力,打造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还要注重打好“结合牌”,按照景村一体、产村一体发展理念,将乡村旅游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通过推进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产品结构和产业支撑,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作用。
三是把握好乡村旅游的富民导向。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博后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论述。此次在水满乡毛纳村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为民宗旨、初心。这也要求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乡村产业发展,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握好乡村产业发展的富民导向。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必须在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要进一步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有效形式,保障农民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同时,要进一步突出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