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解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用题”
山东举行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 韩春义 摄
山东正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开《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齐长城点段辟为参观游览区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该点段保存现状、开放可行性、可承载的利用类型和强度、旅游容量指标等开展评估,并制定参观游览区管理规定。这一保护文化遗产的贴心之举,一时间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表示,齐鲁大地是文化资源富集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守住底线、创新理念、取得实效,用负责任的担当书写历史答卷。
消除潜在风险
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是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前提条件。多年来,受制于客观条件,文物保护经常面临因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文物受损等困境。
今年1月,山东省革命旧址抢险加固和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烟台市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拓展思路,针对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一问题一对策”,确保所有列入台账的抢险加固项目在今年汛期前完成。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革命旧址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山东将加强对革命旧址领域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修缮质量。修缮完成后,要跟进做好文物定级工作,并统筹考虑后期开放利用的问题,发挥革命旧址教育功能。同时,山东计划全面夯实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开展系统排查和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革命旧址险情隐患,拿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构建革命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
提升文物保护能力,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队伍。过去两年,山东聚焦文物人才领域的短板,创新开展试点,强化队伍建设。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全省首批考古调查勘探单位名单,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10家单位入选。专家认为,这是山东考古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将极大充实全省的考古力量,破解影响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划定保护利用红线
今年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划定山东省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同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划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及对已公布的第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调整意见。
一次性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现了山东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也是山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部署要求的一次创新实践。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兰玉富介绍,自2022年起,山东拟陆续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遥感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违法工程建设或文物破坏行为,并依法处置。推动在市、县、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历史文化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作为山东的省会和文化地标较为集中的地区,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郅良介绍,今年济南市将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推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将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勘定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机制,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有关程序登记公布。同时,继续实施“先考古,后出让”考古前置改革政策,加强考古队伍建设,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考古研究和成果应用。
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是山东多年来重视的一项工作。怎么破题?如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山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思维,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过去几年,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滨州“渤海老区”独特的红色资源和扎实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成果,首创启发、引导式革命文化暨党史学习教育视频教学课程。视频教学课程邀请党史、老渤海军史和教育科学等领域专家联合研发,考虑中小学生年龄段、认知水平和注意力等的差异,将视频课程控制在20分钟左右,将学术研究成果通俗化,将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传播力。
沂水县跋山遗址是2020年7月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遗址文化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沂水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高度重视跋山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加大遗址保护利用力度,认真研究制定保护措施,着力抓好文物保护、资料完善等整理工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不断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同时,全面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引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今年起,山东将着力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问题。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将把“博物馆之城”建设纳入工作重点,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禀赋,推动建成一批能够展现当地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的博物馆,把各类博物馆的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中,鼓励企业博物馆建设,出台博物馆之城建设指导方案、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性意见。
来源:中国文化报